国家出手:带动消费升级
与宏观经济的趋稳向好
2024年开年至今,照明行业复苏迹象不明朗,“生意不好做”是许多照明厂商共同的感受。
这主要源于照明行业与房地产市场息息相关,增量市场触顶,大环境下照明行业正随着房地产市场经历低谷;与此同时,渠道变革、消费转变让经销商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企业也因主要销售渠道面临困境而遇瓶颈。
随着国家层面率先行动,陆续发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文件,为以旧换新行动提供了宏观指导;全国各地政府也快速响应,推出一系列补贴与落地扶持政策,为已被一片迷雾笼罩的家装行业照进一缕阳光。
对于近期的“以旧换新”热潮,三雄极光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宇涛指出,“以旧换新"是国家为促进消费与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该举措将有效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并带动消费升级与宏观经济的趋稳向好。
专业人士分析,家电产品已经进入更新换代周期,预计将释放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其中,回收循环利用、绿色智造等多环节产业前景空间巨大。
目前已推行“以旧换新”的照企,主要以头部品牌或二线品牌居多,笔者从中发现几大亮点:
一是厂商联动,“销售活动+品牌塑造”双驱动。
进入5月,几乎所有家电厂商都在聚焦“以旧换新”展开布局,照明厂商相比之下其实动作不算快。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大家都不愿错过任何一个能够获得增量的市场空间,何况“以旧换新”是从中央到地方共同创造的机遇。
显然,这一轮的产业新政覆盖力显然比过往的要更给力,政策形成了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双向拉通和对接。
照明品牌大多联动渠道商户开展“以旧换新”活动,如欧普照明总部操盘,亿元补贴全国门店开展焕新节。
△欧普照明在全国门店开展“焕新节”
佛山照明开展“旧灯焕新·省钱省心”全国专卖店活动,持续强化“中华老字号”品牌形象;
五光十色自4月25日开展“以旧换新”活动以来,全国五光十色照明门店同步通过渠道网点集中宣传、门店布展和线上线下全平台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激发潜在消费者的换新热情;
松伟高端灯饰自5月1日启动活动以来,已在武汉、重庆、昆明、西安、贵阳、乌鲁木齐等全国30多个城市落地。
△松伟以旧换新活动现场
渠道扩张,将门店延伸至二三四线城市。当市场下沉到瓶颈,跑马圈地结束,照明行业的增速自然放缓,但这成为了“以旧换新”存量市场抢夺战的关键筹码之一。
此外,对照明企业而言,在企业经营与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效益追求与责任担当是同样重要。跟着国家政策、拥抱大趋,除了能为消费者提供实用价值和拉动消费外,更能彰显品牌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定位。
二是“换新产品”更聚焦智能、绿色、节能。
大家可以发现,本轮“以旧换新”与过往最大的区别,不仅是由国家层面推动,且“换新”产品方向也更突出“智能、绿色”。
如美的照明大手笔投入1亿元推动智能家装产品的“以旧换新”,涵盖智能照明、智能浴霸、智能门锁、智能晾衣机等智能产品;三雄极光则推出“以旧‘智’换”活动,实施绿色智能家居照明产品消费补贴政策;绿能照明则通过推出“以旧换新”活动,进一步推广其全光谱顶灯等。
△佛山照明参加“以旧换新 惠民驿站”暨禅城家庭焕新季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不同,作为推动“以旧换新”政策落地的主力军,各大照明企业以“真金白银”大手笔投入,美的照明、佛山照明等企业还放宽了“以旧换新”的范围,不仅不限类目,更不限品牌,可见力度之大。
三是新一轮“以旧换新”下,经销商加速角色转型。
当“以旧换新”在照明行业炒热,同时也加速了市场争夺的激烈性和白热化,不少照明厂商担忧新一轮的换新市场抢夺又将演变为一场全新的价格大战。
显然,竞争的同质化之下,厂商如何实现差异化布局,仅靠抢先与抢跑还不够。照明行业是一个重服务、重体验的行业,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大多照明品牌依然集中火力发展线下渠道业务。
这些年来,渠道变革、流量下滑、产品同质化、国外品牌侵袭市场等多重冲击,也在加速照明厂商必须转换思维,更加注重服务,以此提高自身的经营壁垒。
△武汉家电市场积极开展“以旧换新”活动(极目新闻 摄)
如佛山照明则通过“招牌上门、货柜入店、产品上架、营销上网、服务到家”等举措,抢抓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海尔智家在线下同步开展以旧换新“百城千县万里行”,为用户带来千款科技家电、10亿换新补贴,以及极速送装、十年包修等权益和服务等。
对于照明行业而言,以旧换新活动不应停留在营销概念层面,而是需要构建一套从产品升级、渠道销售、终端交付、售后服务的完整体系,确保用户能够真切感受到其中的价值,从而带动和构建企业的销售增长和品牌形象。
本文为古镇灯饰传媒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本平台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