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2023年的智能家居行业,AI大模型打开智能新世界,鸿蒙系统加速发展,各种智能硬件闪亮登场,助推智能家居产品和解决方案持续创新;但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放缓、渠道市场开拓乏力、终端消费疲软等因素叠加,导致行业供需发展严重不均衡。
企业持续创新与技术、产品、渠道、市场的齐头并进,仍是突破内卷的主要抓手。笔者在上期从产品和渠道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详情点击《产品同质化、价格内卷、渠道转型难,智能家居的出路在哪里?》,本期将从技术、政策、资本维度,窥探一二。
标准统一,并不全是好处
2022年10月连接性标准联盟正式推出了Matter 1.0智能家居配件标准。
2023年3月,英飞凌与CSA联盟中国成员共同宣布推动Matter标准在中国市场的落地。1.0标准上线之初,Apple发布iOS 16.1更新系统,正式加入Matter协议的支持。2023年年初,欧瑞博便推出了支持Matter的中控产品MixPad 7;同年4月,绿米发布Aqara M2的更新系统,为国内M2网关用户带来了Matter连接的功能。
但直到现在,这一协议仍然没能起到大一统的作用,除了头部品牌示范性的支持外,大多数智能家居企业,尤其是在国内市场对Matter仍持观望态度。这其中除了对Matte协议的不信任之外,二次开发带来巨额成本的增加,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让渡品牌在用户、渠道等方面优势。
对于已经建立自己闭环生态等企业来说,比如小米,若选择Matter,就意味着放弃自身的平台生态优势;若放弃Matter,那么未来在智能家居领域恐难拥有今时之地位。多重不确定因素叠加下,国内大部分智能厂商对Matter标准的产品开发和推进仍持有观望态度。
通信技术仍有较大创新空间
星闪,官方英文名叫做NearLink,是一种专门用于短距离数据传输的新型无线通信技术。作为一种轻量级5G网络切片技术,它的传输速率比蓝牙更高,延迟也比蓝牙更低。星闪实现了速率、时延、传输距离、安全性、可靠性的全面提升。
其实早在2017年,华为就已开始研究一种超越蓝牙的无线连接技术。但在2019年4月,蓝牙技术联盟(SIG)却将华为除名,导致华为无法参与蓝牙标准的制定和更新,也无法使用蓝牙认证服务。
2019年5月,华为与工信部、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了星闪联盟(NearLink Alliance),旨在推动国内外行业企业共同参与星闪标准的制定和推广。2022年11月,星闪联盟正式发布了星闪1.0版本,2023年8月华为在HDC.Together2023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宣布将星闪纳入鸿蒙生态。
星闪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汽车 、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助力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家居通信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虽然复杂多变,对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来说小技术,往往更轻量化、更简洁、更高效。
政策成为发展新引擎
当下智能家居消费潜能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家庭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离不开上自国家下到地方的各项相关政策的推动。
2023年7月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多次提到全屋智能及全场景家居消费解决方案。支持企业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康养等家居产品研发。
同年在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到提升家装家居和电子产品消费,鼓励室内全智能装配一体化,推广智能家电、集成家电、功能化家具等产品,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智能家居业已成为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支持的产业,这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浙江凯迪仕、山东易来yeelight、深圳绿米联创、深圳欧瑞博、广州河东科技、合肥荣事达电子成功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榜单;浙江利尔达科技、杭州行至云起科技、杭州鸿世电器、法狮龙家居建材、三峰照明上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如影智能、浙江摩根智能荣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
创新没有捷径,微小的改变足以颠覆格局,智能家居更是如此。技术上的创新和应用用,能让更多的消费者有机会体验到全屋智能带来的极智生活体验。
克制冷静的资本市场
智能家居行业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但2023年的投融资市场相较于2022年的11家企业成功上市,显得克制冷静许多。
2022年智能家居领域,2022年欧瑞博完成10亿元股权融资,成为当年智能赛道融资金额最大的一笔;箭牌家居深交所成功上市、萤石网络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涂鸦智能回港二次上市......
2023年智能家居产业链企业青岛豪江智能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GVS广州视声智能在北交所上市;智能家居领域艾芬达即将进入发行阶段;小度科技完成B+轮融资,估值高达355亿元人民币。
总所周知,智能家居目前处在增长期。在这个阶段稳固基本盘的同时,探寻可持续良性的发展模式,才是重中之重。有些企业选择做生态平台,来扩大用户基数;有些企业选择收并购供应链如智能电源厂,来降本增效;有些企业通过软件+硬件+会员费的服务模式,来深度绑定用户。对于有上市计划的企业来说,他们面临的挑战就更大,需要同时间赛跑,跑赢资本、技术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