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初入社会的游晓燕,最大的梦想只是脱离产线,成为一个精明干练的白领。然而,命运的风潮,却让她成为了一个灯带领域纵横捭阖的女侠,犹如练霓裳,只希望在绿林中占据一席之地,恣意江湖,却因为命运车轮的滚动,而成为了一代传奇。
强大的独立自我意识和领导能力,让她们活得精彩的同时,也使得她们不容于传统的江湖,不得不不断打破封锁的命运,在不断拥有时,不得不面对不断地失去。
风光无限时,回首这条自己都没有想到的生命旅程,其中的酸甜苦辣,对于她们而言,唯有且收拾,话英雄儿女,先叙闲情罢了。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出生于1987年,四川内江威远县,看到这两个关键词,就能轻易知道游晓燕有着同辈人普遍的一个特色身份———留守儿童。广袤而贴近自然的农村大地,没有人管束的自由之身,让留守儿童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却难免因为没有父母依靠而产生孤寂失落之感。
游晓燕在其中是幸运的,偏僻家乡小村的小伙伴们需要乘坐小渔船,艰难地渡过一条村外的大河,再走上十几里前往小学读书,而她却因为敢打敢拼的父亲跑小巴往来于成都与威远之间赚到了钱,搬到了县城里。尽管还是会因为父母的工作而小小年纪独自生活,却不用忍受上小学的跋涉之苦。
即使到初中因为父母事业失败南下打工,让她成为了真正的留守儿童回到出生的小村里,但那时候的她已经慢慢长大,长途跋涉的上学路已经能够勉强承受。加上是爷爷最小儿子的独生女,很受疼爱,有点好吃的都会等着她回来共享。
所以,留守儿童游晓燕的生活虽然说不上圆满,但大体上可说是很快乐,长期父母不在身边的缘故,逐渐养成了独立的性格。由于在县城长大,在一众小伙伴之间算是见过世面的人,很受欢迎,又让她拥有了很强的领导力和号召力。
回到出生的小镇,开始初中生涯,在校园里很快成为风云人物,除了固有的课程,课余时间,帮老师批阅试卷,组织以及主持学校各种大小型活动,担任学校广播站站长,在少女时代的游晓燕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组织,策划,交际能力。在小小的冒险与叛逆中,慢慢长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少女的情怀是一首催人向上的诗,她们对生活充满向往,对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甚至只是因为小小的冲动,就会义无反顾。游晓燕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只是源于叛逆少女与老师的一次小小争吵。
坐上长途火车千里迢迢南下的路上,游晓燕并没有想到自己将与照明江湖从此结下不解之缘,甚至在忐忑中天真地打算,一旦在南方过不惯,再次回学校读书。然而,真正进入父母的打工生活,近距离见到了父亲和母亲的打工生涯辛苦,十七岁的她已经明白,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在母亲的帮助下,依靠一张假身份证,未满十八岁的游晓燕进入了母亲所在的工厂,从无忧无虑的高中学子成为了一名生产线女工,与工友们一起组装T8灯管。这时,自小养成的独立性格,让她的思维迅速转变过来,当她把第一个月的五百四十元工资寄了两百元给爷爷,两百元给外公,一百元交给母亲之后,就已经彻底地脱离了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开始了自己肩负责任和担当的成人生涯。
在进入工厂时,游晓燕就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她告诉母亲,自己绝不会安于生产线,最多一年就会离开工厂。一年后,她按照自己的计划辞掉了第一份工作,同时离开父母搬出来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开始独立生活。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独立生活的游晓燕,把成为白领当成自己的职业目标。但是四处碰壁的求职生涯,却让她不得不再次进入了生产线。
那时,同住的几个朋友都经济紧张,她们不得不在每天晚上下班后买菜,准备下一天整天的食材,并打包到工厂完成自己的一日三餐。无尽的加班,无尽的冷菜冷饭,微薄的收入,几乎看不到希望的未来,让她从微胖型的身材跳跃成标准身材。
苦熬了六个月后,转机终于到来,一个在古镇劳伦斯瓷砖工作的姨妈,为她介绍了一份底薪一千二百元的仓管工作,让她踏出了走向白领生涯的第一步。
但是,事情总不是一帆风顺,作为国企的劳伦斯当时经营开始出现问题,衰败的未来已经可以预见,游晓燕只能拼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学习相关的数据、统计知识,对它的倒塌却无能为力。
后来,昆明工作的表姐给她带来了另一条成为白领的途径。当时,表姐从业的贸易公司代理了许多国际国内的知名服装品牌,从底层打拼上去管理层的她,向自己的表妹展示了西装革履的白领风采,吸引着游晓燕千里前往昆明寻找机会。
到达昆明后,性格独立的游晓燕并没有找表姐帮忙,而是凭借着一股韧劲和几年社会工作学到的知识,自己投简历,并通过层层面试,成为了贸易公司代理的知名品牌服装的导购员。
这时候,命运的捉弄突然到来。由于导购员需要提前前往门市开店,打扫卫生并陈列商品,游晓燕上班第一天就早早赶往门市,甚至没有吃早餐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突然,一阵眩晕传来,她毫无征兆地晕倒在地,并撞到了门前的一辆摩托车上,留下了现在仍然可见的伤疤。
当游晓燕再次醒来时,医生已经向作为紧急联系人的表姐表姐夫下了病危通知书,因为她被检查出有脑池扩张。这种病可大可小,如果从小时身体生长的时候就这样,就会因为身体的适应性不会有多大危害,如果是临时突发,则可能带来死亡。
承担不起这份责任的表姐夫妇,只能通知她的父母。所幸检查出是先天原因,住院观察几天后,便已康复。于是,游晓燕又被千里赶来的父母抓回了古镇,结束了短短的昆明白领生涯。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短暂的昆明之行,虽没有成功成为服装导购,却让游晓燕明确了自己往业务方向发展的前路。
回到古镇,游晓燕再次凭实力进入了一家知名的灯饰企业,成为了一名导购员。当时,该企业展厅规模宏大,光导购员就有三十多名,加上各种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团队人数众多,难免充斥着一些明争暗斗,刀光剑影。生性骄傲的她,虽不惧这些争斗,却对此隐含不屑,在半年多后就果断离开了这份许多人认为很光鲜的工作。
随后,她入职了一个做花灯的厂家,继续自己的导购员工作。在新的环境里,她遇到了一个耐心,愿意培养人的梁姓好店长。梁店长对她十分关心,细心告诉她怎么从事灯饰业务,甚至在她挂断重要客户电话的时候依然没有重重惩罚,而是语重心长地告诉她,为什么不能挂这个电话,应该怎么应对这些难缠的客户。在这个花灯厂家的两年,游晓燕快速成长起来,在灯饰业务方面逐渐变得得心应手。
但是,所在的这个花灯厂家,毕竟规模不是很大,游晓燕要想继续发展,在梁店长还在的情况下,最高也越不过她,而梁店长是一个安分的人,在这个厂家已经工作了十多年,以后的日子也不会离开。因此,游晓燕不得不十分不舍地离开目前的公司,寻找新的成长机会。
当时,游晓燕和朋友住在古镇比较边缘的地方,一次回去的路上,看到当时生产基地在同益工业园的欧曼悬挂了巨幅招聘广告,招业务跟单类的职员。
也许是冥冥中的缘分,游晓燕马上下了摩托车,拖着拖鞋,穿着便装就马上进工厂应聘,而当时主持招聘的欧曼董事长李小平却并没有介意这些,而是初步交流后觉得合适,就马上通知她第二天前来上班。
轻易就进入欧曼这样的大企业工作,游晓燕至今都觉得难以置信。但是,后来她的发展证明了李小平精准的眼光。以跟单员身份进入欧曼的游晓燕,将自己承担的跟单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后来,欧曼李何分家,游晓燕受到双方的邀约,最终因为更看好李小平而留了下来,受重视程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2009年,受邀从银雨加盟欧曼的何丰加盟企业的第一天,提出要找一个助理。李小平指着在办公室外忙碌的游晓燕问:“这个怎么样?”何丰于是招她进去,吩咐了几件事作为考验,见到完成结果后对她的工作能力十分赞赏,于是游晓燕区别于以前的跳槽寻找机会,第一次在一个企业的平台获得了新的提升。
当时的欧曼处于高速发展期,在游晓燕担任总监助理这段期间,公司应酬繁多,但是无论多晚,第二天早上八点,她都会继续精神奕奕地出现在办公室。
由于工作需要,游晓燕还曾经第一次出差就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前往沈阳,也曾经为了搞定四川的目标客户,在他不欢迎的情况下,厚着脸皮在他门店里免费帮忙了二十多天,费尽心思软硬兼施让他第一次定了二十多万的货。后来,更是独立领导贴片灯带事业部,在市场打下了一大片江山。
回忆那段时光,游晓燕笑言自己创业都没有那时候敬业。因为当时年轻,有精力,并能从领导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在欧曼公司任职期间,营销中心每个岗位,游晓燕都担任过,只要公司需要,她就冲在最前面,基本上每个部门的负责人都做了一圈,并奇迹般地都做得很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老板李小平对她的欣赏也溢于言表,相信她是整个公司最忠诚的员工,愿意给她机会。她也十分满足,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做白领的终极梦想,这辈子都是欧曼人了。
然而,改变的伏笔已在悄无声息中埋下。
生逢乱世历风霜,铁马冰河为救亡。
玉手纤纤枪杆握,丹心烁烁我旗扬。
随着自己的不断成长,经历过企业各个岗位的游晓燕突然感觉自己该换个方式打拼一下了,产生了离职的想法。
当时只有二十四岁的游晓燕,即使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精英白领,仍然存在一份小女孩的任性,想做就做,冲动地离开了岗位。
尽管不愿意直言,但从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离开的瞬间,她就后悔了。毕竟欧曼是她全心全意奋斗,快速成长的地方,她心里早已习惯自己是企业的一份子,是一个像家一样难以割舍的地方,直到今天提到欧曼李小平依然心存敬意。此次的离开,却不再是小小少女时候充满冒险欣喜的离家出走,而是在投注了所有心血,所有感情,充满委屈,也充满不舍地“离家出走”,那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撕心裂肺的痛,到今天回忆起来依然记忆犹新。
离开欧曼后,游晓燕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在两个朋友(其中一个后来成为他的丈夫)的陪伴和开解下才慢慢走出这段黑暗的日子。
在游晓燕离开欧曼之后消失的那段时间,两个已经创业的老同事张宏和洪文飞准备让她加入创业团队,在找不到人的情况下走父母路线,说服他们让她入股。于是游爸游妈帮助女儿做了选择:创业,并在她回来之前就已把创业投资款投入到新创立的联浩照明。那时的游晓燕已经别无选择,因为投资款都是借来的钱,白领梦醒,开始创业之后,游晓燕一头扎进自己的工厂发展中。
创业初期,联浩照明位于同益工业园的厂房只有一千多平方米,但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加上两个老同事的技术支持,老公和朋友的强大市场开发能力,联浩照明顺利地度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阶段,第一个半年就获得五百多万的业绩。
一年后,随着业务量的扩大,游晓燕又大胆地将生产基地搬迁到了四沙,将工厂扩大到了五千平方米,并将业务团队扩大为电话营销和市场开发两大部门,强大的魄力把企业内外的人都吓了一跳。但是,游晓燕赌对了,生产实力的扩大,完美支撑着企业后来保持了每年上千万甚至数千万的增长,快速增长中却没有因为出货期和产品质量的问题让客户失望。
五年后,游晓燕更是大手一挥,将生产基地再次搬迁扩大到一万二千平方米,业务内外贸齐发,渠道深入开发,让企业的发展再次加速。
2018年,看到企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临界点,游晓燕果断选择了与行业公信力强,传播效果显著的《古镇灯饰报》加大合作力度,大大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逐渐成为了如今的灯带领域佼佼者。
知道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痛,游晓燕对团队成员十分照顾,全心全意为他们做好人生规划,忠心耿耿跟随她的第一代团队目前在她的帮助下都创立了自己的事业,或者成为了联浩照明的区域经销商。
对于现在钟光彩、刘成浩、刘霞带领的新一代团队,她也已经为他们做好了完整的规划。
天下风云出我辈,
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间,
不胜人生一场醉。
从懵懂少女,到精英白领,再到成功企业家,从无忧无虑,游戏人间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外人看来的完美人生路线,但对游晓燕,对练霓裳而言,梦回当年,应该难免有那么一丝不舍与遗憾吧。
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的游晓燕,在事业上早已云淡风轻,在纵横捭阖中已然如鱼得水,精彩的故事,正在随着睦州六十亩新工业园的建设,拉开新的篇章。